顯示具有 國內旅遊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具有 國內旅遊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
2018年11月23日 星期五

台灣最北 富貴角燈塔與老梅石槽 -新北石門|台灣鑲邊特輯(5)

富貴角燈塔是台灣最北端的象徵,也是基隆全年多雨氣候與台北夏季多雨氣候的分水嶺

      楔子:我漂向北方,別問我家鄉,高聳古老的城牆,擋不住憂傷(黃明志 漂向北方)。
      台北本身就是台灣的北方了,而其中,今天要介紹的富貴角更是北中之北,是台灣本島最北的地方(台灣最北為釣魚台,無領土爭議則為馬祖),因此,富貴角可說是台灣鑲邊的四個極點之一(極北:富貴角,極東:三貂角,極南:鵝鑾鼻,極西:七股潟湖),也增加了參訪的價值。


從富基漁港轉入沿海步道,很快的,就看到富貴角燈塔

接著,就來到了燈塔的門口


     富貴角燈塔建立於1896年,是日本人統治台灣之後興建的第二座燈塔,當時是為了海底電纜網路與航路設備而興建的,由於當地多濃霧,因此以黑白相間的條紋作為辨識,今天的富貴角燈塔是1962年完成的混凝土八角塔,1973年建立無線電,1981年設立霧笛。


富貴角眺望台灣海峽,地平線的一端應該就是北方三島一帶了吧

        北方三島指的是彭佳嶼、花瓶嶼、棉花嶼,位於東海海面上,是台灣群島的最北端。

富貴角燈塔的控制台


     燈塔繼要引領船隻,又要進行海底電纜的任務,可說非常重要。富貴角也是北部迎風坡和背風坡的分水嶺,以東的基隆為迎風面,冬季的降雨量依然很大,以西的淡水、台北則為背風面,冬季降雨日數雖多,但降雨量不多。

從背光側看富貴角

     這個燈塔122年來,一直駐守在這裡,辛苦了。

最後,再看看富貴角這裡的海吧!

富貴角燈塔  交通資訊
地址:新北市石門區富基村楓林1號
建議開 / 騎車停在富基漁港或富貴角公園
開放時間:周一關閉 周二~週日/9:00-17:00
大眾交通工具:
於淡水捷運站前、基隆火車站旁搭乘兩地對開的淡水或基隆客運,於「燈台口」站下車。
下車後沿指示牌前往至富貴角遊憩區。



      走完富貴角以後,來到了老梅石槽,老梅石槽被CNN評選為台灣8個必去景點之一,是全台唯一的特殊景觀。
     雖然春天最美,不過即使是夏天去,仍然能看到大量的綠藻在海蝕溝上喔!


當天拍的老梅石槽

      你沒看錯,這是今年7月12日,盛夏時拍的老梅石槽,還是又著大量的石蓴附著在岩石上。不過,還是盡量在春天的三到四月去看老梅石槽比較好,否則從梅雨季開始,綠藻都枯萎了。


從另一個角度拍老梅石槽,也是綠意盎然

      但是,要注意一下,老梅石槽是一個開發甚少的海岸,且有老梅溪等溪流的河口經過,因此地形複雜,容易有暗流,要小心。

老梅石槽的海景

     說句老實話,老梅石槽的海邊由於沒有進行過整理,讓人有一種天涯海角似的荒野、流浪的感受。

海邊的風棱石

      冬天的時候,因為東北季風很強,將這些大石頭磨出了不小的角,因此被稱為是風棱石,這也是北海岸的一大特徵。

另一個角度的老梅石槽


最後,以時們富貴角的海岸線做結尾吧!

老梅石槽交通方式:
自行開車:由北海岸公路27.k處豬槽潭可見陸橋左轉進入老梅村落。
搭公車:自淡水搭往金山、基隆的台汽客運,或搭往金山的淡水客運,於老梅站下車。



     這也是台灣鑲邊石門三部曲的最後一部曲,下一個我看先介紹淡水吧!

2018年10月6日 星期六

幸福石門 富基漁港 -新北石門 宛如地中海的婚紗廣場與全國最北的漁港|台灣鑲邊特輯(4)

位於北海岸的幸福石門,是著名的婚紗景點

     幸福石門位於石門和三芝的交界,由於以白色的色調為主體,配上藍色的天、藍色的海,很有地中海的fu,因此又稱為台灣的希臘風情,也讓不少準備結婚的新人來到這裡拍婚紗。對我而言,我也一直視這裡為戀人的聖地,只是我先在還是單身就是了,但是這個地方幾乎仍是每年夏天必到的行程。

幸福石門的拱門

如何前往幸福石門:
幸福石門位於台2線24公里處,新十八王公廟的對面,換句話說,可以先去新十八王公廟祭拜,順便買個肉粽再到幸福石門
開車:
從國道3號基金交流道或台62線萬里端下交流道,沿台2線經過萬里、金山、石門,到24公里處停車
從淡水走台2線經三芝到石門,在24公里處迴轉。
搭車:
由捷運淡水站搭乘862、863公車到富基漁港站下車,對面即為幸福石門婚紗廣場。


碧海、藍天配上白色的裝飾建築,真的感覺很像希臘

      通常我們說很像希臘都專指聖托里尼島和米克諾斯島,這兩個地方都是以藍白色的房屋聞名,或許,幸福石門被說很像希臘就是因為建立了白色的拱門吧!


拱門與藍海

這些裝飾與大海配再一起,真的很浪漫

      回過頭來說,幾年前姑姑和姑丈結婚前拍婚紗時,我就曾經推薦這個地方拍婚紗。

這裡也可以同時遠眺富基漁港和富貴角


來認識一下台灣最北端的這些地方吧!


     前面有很多柱子的地方就是富基漁港的於是,後面的球則是富貴角的雷達站,旁邊就是台灣的最北端---富貴角燈塔。

沒錯,幸福石門就建立在海蝕平台上

     如果要說的話,最適合前往幸福石門的時間就是夏天,藍天白雲,配上湛藍的海水以及白色浪漫的建築,非常直得,其他季節天氣都沒這麼好,尤其北海岸秋冬兩季多與,春天又可能有空汙。
      離開了幸福石門,馬上動身前往富基漁港,富基漁港原本只是一個小漁港,但因為鄰近老梅石槽、富貴角且盛產花蟹等海鮮,而因此開了知名度。

富基漁港的港口,和以前比起來,已經整修了新步道


如何前往富基漁港:
台2線的25公里處,有一個通往富基漁港的指標,無論是由淡水出發,還是由基隆出發,都在那裡轉往富基漁港。
也可以搭乘862、863公車進入富基漁港,再徒步前往。

整理後,真的感覺比較像觀光漁港了

說到這裡,這個魚市的設計還滿特殊的

      真搞不懂是怎麼回事,這個於是搞得有點不知所云,據說是墨西哥帽,但就不計較了,不過,富基漁港旁邊的餐廳其實海鮮更好吃。
      下一篇將介紹台灣最北端---富貴角喔!



2018年9月7日 星期五

白沙灣-新北石門 白沙灣與台2線無敵海景|台灣鑲邊特輯(3)

白沙灣海水浴場,很抱歉,沒有拍到白色的砂


     從這篇開始,會有連續三到四篇的台灣鑲邊石門特輯,紀錄7月12日前往石門的遊記。石門是台灣最北端的行政區,也是北海岸五區(淡水、三芝、石門、金山、萬里)之一,海岸線很長,從白沙灣一路延伸到富貴角、石門洞、跳石海岸等地,但這個行政區居住人口不多,只有12185人(2018年7月資料),著名的景點包括富貴角、老梅石槽、麟山鼻、白沙灣、十八王公廟以及青山瀑布、豬槽潭、石門洞等等,觀光資源非常豐富。
      這個系列將介紹四個景點:白沙灣、幸福石門、富貴角和老梅石槽,至於石門洞和十八王公廟---就等之後有機會再去了。


從白沙灣眺望富貴角

如何前往白沙灣:
搭車:由捷運淡水站搭乘台2線公車,於白沙灣站下車
開車:由淡水或基隆走台2線前往,位於台2線23公里處
從台北出發的則可以由國道三號基金交流道沿台2線經萬里、金山到白沙灣,或從淡水走台2線經三芝到白沙灣。

當天雖然颱風剛過,但風平浪靜,很適合玩水

白沙灣眺望麟山鼻

       麟山鼻是北海岸的幾個岬角之一,有著大量特殊的地質景觀和豐富的動植物生態,也是賞鳥聖地,可惜這天的目標以富貴角和老梅為主,因此沒有特別前往,不然既可眺望海景也可以看豐富的植物生態,是滿值得的。
      其實,白沙灣最有名的就是這裡綿延1公里的貝殼砂,由於是由貝殼風華而誠,因此砂質很白,有了白沙灣知名,我卻一心只拍海景,而忘了重點:沙灘,讓大家失望了,很遺憾。

離開白沙灣,在台2線上的仍是無敵海景

       台2線大概是全台灣最美的海岸公路,除了海景以外,也常常附帶著岬角、灣澳等地形,當然,這也構成了公路不易通過的處女海岸,如金山神祕海岸、深澳象鼻岩等等,同時也有了多個天然良港,如基隆。

走著走著,就來到了米詩堤甜點王國的極北店


      米詩堤極北藍點原本只是廢棄的軍事要塞,經過整修之後,已經成了北海岸的著名咖啡館,同時,因為這裡蔚藍、視野遼闊的無敵海景,也使這家咖啡館成為instagram的打卡熱點。

平凡的外觀,卻有著不平凡的景色


就是這個景色了,而且店家還有路前往海邊


      從這裡,也是遠眺之後會介紹的景點:幸福石門和富貴角燈塔的好地方。

這裡甚至有那些景點的解說牌


我點的餐點:有機紅茶和泡芙


     其實,這家店的價格並沒有太高,和市區的咖啡店差不多,還滿值得一來的。

米詩堤極北藍點:
地址:新北市石門區頭圍段八甲小段1-101號
電話:02-24560885
營業時間:週日至週四:10:30~19:00,週五、週六:10:30~20:00
FB:米詩堤極北藍點

      接著,繼續沿著台2線往富貴角的方向走,來到了海灣新城,海灣新城是北海岸有名的鬼屋,在1970年代,海灣新城剛落成時,其實是一棟新穎的電梯別墅,但為何會變現在這個樣子呢?先看照片再說。


海灣新城,北海岸著名的鬼屋

    這裡早期很多有錢人都會將小老婆藏在這棟公寓裡,全盛時期這裡大概住了2、300人,但是這裡交通不便(要從淡水轉公車過來,1988年台鐵淡水線停駛後到1997年捷運淡水線通車前更是不方便),加上通常也只有夏天會住在這裡,不少人覺得得不償失而放棄住宅而變成現在這個樣子,可以說應該是沒落而成為廢墟的。


      然而,這裡又同時有一個都市傳說,由於這裡是小老婆聚集的地方,因此可能曾經發生過情殺的命案,甚至曾經發生過重大刑案,因此,這裡也有了凶宅的條件,讓這個廢墟變得非常的詭異,也因此成了人們口中的鬼屋。但聲明一下,這裡有些屋子還是有產權的,請別隨便入侵私人住宅。

離開了海灣新城,來到了台2線24公里處

這裡已經可以看到幸福石門婚紗廣場了

      沒錯,這張照片是下一篇台灣鑲邊特輯的伏筆,下一篇即將來介紹幸福石門婚紗廣場,宛如地中海的景色。












2018年8月18日 星期六

鼻頭角 - 新北瑞芳 颱風前夕的長城步道 | 台灣鑲邊特輯 (2)

鼻頭角山稜步道,由於有如長城,因此又稱為長城步道

      從淡水到蘇澳這一段海岸線,是台灣海岸線當中最曲折的一段,也因此,有了如基隆、蘇澳等天然良港,也因此,有了野柳、深澳、鼻頭角、三貂角等這些岬角,受到差異侵蝕的影響形成的谷灣式海岸。鼻頭角就位在這一些谷灣式海岸當中,同時,稜谷線的草原有有種在流浪的感覺,因此變得很受歡迎。


從鼻頭角遠眺三貂角

2018年7月30日 星期一

基隆市正濱漁港 宛如威尼斯彩色島 | 台灣鑲邊特輯 (1)

正濱漁港的彩色屋,今年才漆成彩色,是新興的instagram拍照聖地

     其實,正濱漁港以前並不是這個樣子的,正濱漁港曾經是台灣的重要港口之一,原因在於正濱漁港地理位置佳(天然良港又接近台北),同時又是金瓜石的金礦、平溪的煤礦的主要輸出港,然而,後來也跟著煤、金停止開採,漁船移至八斗子而沒落。

進入正濱漁港時的招牌

2018年4月8日 星期日

大屯自然公園與二子坪 | 陽明山賞櫻之旅(1)


    陽明山的櫻花在三月時達到高峰,此為大屯自然公園的櫻花


     三月是陽明山最美的一個月,當然,也是人潮最多的一個月。陽明山的櫻花通常在二月底開始開放,到了三月則是最盛大的時候,此時也被稱為陽明山花季。陽明山的櫻花眾多,尤其以台灣自產的山櫻花最有名,陽明山距離台北市區近,海拔較高,也是台灣得天獨厚的條件。
      不過,陽明山的櫻花雖然年年有,但也不是年年都好看。台灣緯度低,因此像櫻花這種溫帶植物一旦遇到暖冬,就會提早開花,花期會變得非常亂。像去年(2017年)的開花狀況就偏差,因此,看櫻花也是要選擇時間的。

2018年2月26日 星期一

20180205 陽明山看雪之旅

      陽明山是台北市熱門的旅遊景點,有著大量的火山、溫泉,春天時,這裡可以賞櫻、賞花,夏天則可以出遊踏青,秋天時,可看到管芒花飛舞的景象,那冬天呢?冬天通常是陽明山的淡季,再說,陽明山位於東北季風的迎風面,冬天陽明山給人的感覺就是潮濕寒冷,沒什麼好看。然而,今年二月,受到西伯利亞的阻塞冷氣團南下,全國都進入有可能抵達10度以下的低溫環境中,並且是2004年2月以來持續時間最長的寒流,加上水氣足夠,陽明山也在這次寒流當中下雪了。
      據說在20世紀80年代時,陽明山平均兩年會下雪一次。近年來,隨著全球暖化,陽明山下雪已經是件稀奇的事了,其中,2005到2016年這十一年當中更是沒有一年有下雪的(註:2005和2016年陽明山都有下雪)。這次可以再度出現陽明山三年下兩場雪(2016、2018)的紀錄,相當值得。
      其實在這次看雪前一天的2月4日就已經有上山過一次,只是當時溫度還沒到下雪的標準(當時鞍部氣溫3.2度),還想說反正之後就要去日本了,是沒什麼差(那篇遊記可能會拖到夏天才開始連載,甚至更晚)。誰知道隔天,也就是2月5日的早上新聞就說陽明山下雪了,巴拉卡公路進入管制,因此先到美麗華草草解決午餐後就直接上山。
 註:本次照片較多,請注意一下


從陽金公路看小觀音山,可以發現小觀音山已經積雪了

巴拉卡公路人車分道上的積雪

這是巴拉卡人車分道的觀景台,可以發現路面上也都蓋滿了雪


遠眺竹子湖和七星山,可以看見,七星山也有積雪

      七星山的雪線較高,大概接近900公尺,從小油坑上山後需要走一小段才能看到雪,原本也想過要爬的(再說我也爬過數十次七星山了)。但後來想想,還是放棄。

巴拉卡公路的護欄和樹都有積雪了

掛著雪鍊的車子經過巴拉卡公路

     巴拉卡公路其實還是可以通行,只是需要掛雪鍊就是了,大多數的公車都沒有雪鍊,因此只能到陽金公路和巴拉卡公路的交叉口。
大屯山方向的景色,可以發現,不只近處,遠處也可以看到積雪

這裡似乎是往小觀音山的道路

我特別選在道路這裡拍照

     分水嶺似乎就在這條道路附近,往台北的方向,積雪較淺,大概只有1~2cm,再繼續往前往三芝的方向,積雪大概就有4cm上下了。

鞍部停車場,前一天還是下雨、沒積雪的地方,當時積雪了

附近的邊坡,這很難想像是陽明山吧!

      接著,就到了二子坪,正確來說是二子坪步道口,距離真正的二子坪還有1.7公里,前一天就看到有大量SNG車在這裡準備做採訪直撥下雪的狀況,當天真的下雪了,採訪的SNG車也變多了。

二子坪停車場,當天來到這裡一定要掛雪鏈(積雪大概5cm)

二子坪步道的介紹牌,連這裡都積雪了

    

通往大屯自然公園的步道

通往二子坪的無障礙步道,或許可以說是無障礙雪地了

     如果不特別說的話,可能會認為這是在國外或是台灣哪座2000公尺以上的山區吧!

從二子坪步道上回望二子坪停車場

通往大屯山頂的公路,據說大屯山頂積雪達到10cm

     其實,前一天也有到大屯山公路口拍照,只是當時完全沒有積雪而已。

從大屯山公路回望積雪的停車場,遠處的SNG車是三立電視台的

此外,這裡還有壹電視和民視的SNG車

      因為下雪了,二子坪又有足夠的空間,自然也是媒體最喜歡報導的位置。

二子坪一個不知名的碑,不清楚是什麼

遠處是二子坪停車場的涼亭,有很多人在那裡搭帳篷等雪

     接著就離開了二子坪,打道回府了。

這還是頭一次見到積雪的大屯山登山口

積雪的道路,遠處為紗帽山

再度遠眺七星山,可以發現東峰一帶有積雪

     七星山的雪線在當時下探七星公園,此外,又因為大屯山溫度太低(攝氏0度,雨夾雪的天氣),我的手機一度shut down,明明還有電,卻突然出現沒電的狀態(之後去日本更嚴重)。

在離開巴拉卡公路前,拍下最後的雪景

     原本以為末班車是下午五點發車,因此不敢再二子坪待太久,很快就下山了,其實末班車是五點半,但回過頭來想,當時提早離開是對的,不然陽明山交通不便,也很難下山啊!至於Pokemon Go是否出現雪天?答案是否定的,Pokemon Go在陽明山似乎是以位於山下的北投觀測站作為標準來決定天氣,由於北投觀測站位於平地,而當時北投在下雨,因此給的是雨天而非雪天,直到一週後到越後湯澤看雪我才首次見到了雪天的天氣,也抓到了雪地型態的飄浮泡泡。

最後,以陽明山的櫻花做為結尾吧!

      陽明山的雪很少見,平均5~6年才會有一次的(舊觀測記錄,即1961~1990是平均每兩年就有一次),但春天將至,草山花季大概也開始了,還是給大家一些交通資訊。
從市區、士林過來的人,可以先從捷運劍潭站搭紅5巴士到陽明山總站,再轉搭108公車進入陽明山。
從市區則也可以搭260巴士到陽明山總站再轉108公車進入陽明山區。
從市區也可以搭1717皇家客運進入陽明山區
或從北投搭小9公車、230公車,或從石牌搭小8公車也可進陽明山區。
至於我這次的走法則是先從劍南路搭681公車到陽明山總站,再轉搭108公車前往陽明山的。